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,受疫情的影响,过去每年都躁动不已的“金三银四”的职场盛况,到今年就已经变得相当黯淡了。尤其是对于那些原本打算年后换工作的人来说,年前盘算好的职业规划基本上全都泡汤,自然很容易陷入焦虑的情况。
事实上,即使是没碰上疫情,“职场焦虑”也成为了大多数人工作中难免会碰到的一道坎。特别是从事金融业的人,由于常年需要面对变化快、时效强、场面大的日常工作,不管是精神还是身体都如同一直紧绷的箭,随时待发。
关于职场焦虑,我们可以直观的通过一项小测试题去进行简单的感受。
“没有或很少时间为1分”;“小部分时间”为2分;“相当多时间”为3分;“绝大部分时间或全部时间”为4分。
(1)觉得比平常容易紧张和着急;
(2)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;
(3)容易心里烦乱或觉得惊恐;
(4)觉得可能要发疯;
(5)觉得一切都很好,也不会发生什么不幸;
(6)手脚发抖打颤;
(7)因为头痛、头颈痛和背痛而苦恼;
(8)感觉容易衰弱和疲乏;
(9)觉得心平气和,并且容易安静地坐着;
(10)心跳得很快;
(11)因为一阵阵头晕而苦恼;
(12)有晕倒发作,或觉得要晕倒似的;
(13)呼吸呼气都感到很容易;
(14)手脚麻木和刺痛;
(15)因为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;
(16)常常要小便;
(17)手常常是干燥温暖的;
(18)脸红发热;
(19)容易入睡并且睡得很好;
(20)做噩梦。
将各项得分相加得出总分,总分乘以 1.25,四舍五入取整数即得到标准分。焦虑评定的分界值为50分,分数越高,焦虑倾向越明显。
来源:《职场要懂心理学》,2016,231-232
如今,关于职场焦虑的讨论愈发升温。除了上述提及的行业原因,职场焦虑其实有两个最明显的特点:全球性、年轻化。
比方说,联合国在 2017 年对其分布在全球
15,417 名员工调查后发现,17.9% 的员工说自己有一般性焦虑障碍。此外,2019 年的《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》显示,最焦虑的是
90 后(占比 54%) 和
80 后(占比 50%)。
那么话说回来,职场焦虑到底是什么?为什么会产生职场焦虑?它会给人带来怎样的影响?以及,有哪些方式可以缓解职场焦虑呢?
职场焦虑源自于哪里?
我们先来明确职场焦虑的定义:
职场焦虑是指职场中人处于激烈的竞争中,感觉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,尽管总是努力工作,却无法摆脱紧张、焦躁、烦恼、失望、沮丧等不良情绪的困扰,以至于成为一种心理疾病。
另外需要明确的一点是,职场焦虑绝不仅仅只是单一维度的原因引起的。比方说个人的先天基因、个性、工作经历、家庭环境等等都会影响到我们的职场焦虑水平。举几个例子:
1. “选择性”焦虑
去小公司还是大公司?安安稳稳当一辈子员工还是选择风险更大回报更大的创业?很多人都会由于没有系统化分析自己的核心优势和明确职业目标,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有各式各样的选择性困难。
2. “心里预期性”焦虑
这个焦虑现象也很常见,比方说工作一两年后发现,目前的工作和当初自己想象的并不一致,完全没有达到自己的心理预期,慢慢陷入了工作迷茫的状态。
3. “人际关系性”焦虑
公司人际关系实在是过于复杂了,想要简简单单好好工作都没办法实现,每天的勾心斗角实在是让人心累!
4. “风险性”焦虑
想要跳槽,但担心会不会跟现在的状况也一样?工资是不是会有比较大的涨幅?如果跨行业的话,重头再来会不会太不划算了?
职场焦虑的负面影响
一般而言,过度的职场焦虑往往会给我们一些负面后果。
首先,人的身心健康会被职场焦虑“摧残”。从情绪体验上来看,焦虑总会让我们产生一种担忧、紧张、不安、恐惧、不愉快等综合情绪体验。除此之外,还会有明显的生理变化,比如心悸、血压升高、呼吸加深加快、皮肤苍白、失眠、尿频、腹泻等。如果是长期的重复和积累,肯定会明显降低自己的健康水平的。
其次,你的工作表现会被职场焦虑大打折扣。当产生焦虑时,你的大脑都被一些负面情绪塞满了,那么势必会干扰我们的思维逻辑,记忆力也会随之下降,无法专注于现有的工作。长期很容易让人对现有工作产生抵触和厌倦。
此外,你工作中的决策行为会受负面影响。焦虑的心理状态往往在面对选择时做出偏向负面的解释。对于焦虑的人来讲,面对未知的事情比较倾向于消极和悲观,从而在决策时变得更为保守,影响正确的判断。
最后,焦虑可能会让人做出不道德的行为。焦虑会带来自我危机感,危机感很自然地会刺激我们开启自我保护机制。换句话说,我们有可能会在焦虑地情况下,不自觉地去注重自我利益。
4个方法,赶跑你的职场焦虑
我们在认识到职场焦虑的表现和负面影响后,我们又该如何在工作、生活中去尽可能规避它呢?这里特意总结了 4 个小技巧,帮助各位职场人士树立强大的职场心理。
1. 制定长远的职业规划。每个工作都有优势和劣势,每个人也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。好好想想自己的职业兴趣、职业价值观和自己的职业优势力,越早找到与自己相匹配的目标工作和行业,自己也就越容易、越轻松地在工作中得到幸福感、满足感、成就感。
2. 学习新的知识,不断地为自己充电。举个例子,如果一个人志向做优秀的金融业销售,那么横向需要扩充自己的销售能力,比方说口语、销售技巧、客户技巧;纵向来看,也可以深入去了解整个金融市场、金融产品,甚至学习一下投资、理财等金融技巧。横纵结合,最后形成自己的知识矩阵。
3. 适度刺激。工作领域里有这么一句调侃的话:“Deadline 是第一生产力”,我们的确应该给自己每一项重要的工作设定明确的截止时间,从而提升工作效率。但与此同时,我们还可以为自己设定一套独特的奖励机制,比方说顺利完成工作后为自己买束花,或者奖励自己一份大餐,也许可以让疲惫的我们觉得工作显得多一些愉悦和舒适度。
4. 疏导情绪。记住一句真理:人无完人。既然是工作,难免会出现一些瑕疵或者错误,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重大错误,千万不要过于自责或者钻牛角尖,只要你能遵守“事不过三”的法则,那么一切正常的工作需求都能顺利完成。此外,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其他健康的兴趣爱好去分散我们紧绷的心情,比方说跑步锻炼等等。
职场焦虑是很常见的现象,不要为此感到太大的心理压力或负担。及时了解自己工作焦虑中的来源是什么,再调整好心态去积极解决和疏导,最后或多或少都会有缓解甚至是完全解决的收获的。
相信自己,工作也可以是一种享受的过程!
文章发布日期:2020-09-04
文章点击量:
2290
相关链接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0号 传真:010-66070251 邮箱:zgjrgh@163.com
Copyright © 2014.5-2019.5 中国金融工会全国委员会